自律神經失調會造成的各種問題,尤其現代人工作家庭壓力大

容易有以下狀況:

廣泛性焦慮癥,憂鬱癥,抑鬱癥,恐慌癥,強迫癥,躁鬱癥,腸躁癥,膀胱過動癥

並伴隨頭痛,眩暈,失眠,臆球癥(喉嚨一直感覺有異物),胃食道逆流,耳鳴,睡覺一直醒,胸悶,胸痛,心悸恐慌,吸不到氣,易喘,胃脹胃痛,腸躁癥,頻尿,陽痿早洩,頭麻手麻腳麻,血壓高。

在相關門診中,尤其像是業務、設計、工程、教師、作業員等類型的職業,自律神經失調的狀況最為明顯

對於有慢性疼痛的人來說,若沒有重視自律神經失調,其嚴重性更是不言可喻。

自律神經失調可能危害機體的消化系統,造成脾胃不調,引發消化系統疾病。

有研究顯示,胃和小腸在晚上會產生一種對消化道粘膜有修復用處的化學物品tff2蛋白質,假如自律神經失調導致睡眠不足,就會危害這種物品的產生,從而大增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潰瘍性結腸炎等疾病的發作率。

偏頭痛:長期失眠引發偏頭痛的原因可能與顱內小動脈和毛細血管收縮致使腦部皮質缺血有關,這部分自律神經失調的患者除了出現睡眠障礙外,還會在晚上睡眠期間反復出現頭痛癥狀。

慢性疲勞綜合癥:本病在臨床上很多見,特別是女性失眠患者,她們常訴說自己疲憊乏力,即使臥床休息也不能緩衝疲憊部分病者還具有低熱、畏寒、頭浦、咽喉浦、心煩、急躁等不舒適癥狀。

此外,長期自律神經失調還可引發中老年人腦病、女性更年期綜合癥以及糖尿病等嚴重害人體健康的疾病。

所以專家強烈建議大家,千萬不要忽視自律神經失調的癥狀,大家應謹慎對待並應及時採取治療措施。

底下是自律神經失調所引起的癥狀,如果符合下列5點以上,可立即前往診所掛號尋求解決途徑

自律神經失調門診中最常觀察到的癥狀如下:

對睡眠品質不滿意

.上床後翻來覆去睡不著,往往需要躺30分鐘甚至更久才能入睡;
.夜裡醒來好幾次,多在2次以上,醒來之後很難再入睡;
.早上醒得早,比正常起床時間早醒30分鐘以上;
.總睡眠時間不足6.5小時;
.睡眠品質下降,醒來仍然感到困倦,感覺體力沒有恢復。

白天正常活動受到影響

.白天精神狀態不佳,感到困倦、疲勞,想睡覺;
.工作和學習時,難以集中精力,犯錯次數增加,記憶力下降;
.情緒上,感到緊張、不安、出現情緒低落或容易煩躁、發怒;
.社交、家務、職業或學習受影響等。

而自律神經失調治療真的不難!讓您減少甚至停用安眠藥與抗憂鬱西藥…恢復該有的身心平衡。

廣和中醫診所與廣仁堂中醫診所運用傳統中藥來調理過度緊繃、亢奮的情緒,依據中醫藥的學理來調理體質;多管其下,改變您的體質,調理平衡

不是單純以藥物來壓制癥狀;經過一系列的療程,很多患者就慢慢減少甚至停止安眠藥、抗憂鬱藥物等西藥的長期依賴,回歸到身體原始的平衡統合狀態,這就是身體原始自然和諧的狀態。

透過我們診治改善自律神經失調的患者都可以漸漸找回正常的生活品質,使用正確的方式將幫助您擺脫失眠的痛苦!

底下為診所相關門診資訊圖片

 

SSll15CEFDE5廣和中醫診所

董敷忠              晨光初露,空氣清新而涼爽,遠處飄來桂花的馨香。一名中年人陪同老母親散步。       老人家九十歲了,推小型可坐手推車慢慢前行。兒子緊隨左側身后,就那樣慢慢的走。小區高樓前面三米寬闊的紅磚地面,十分平展,在向外側,停滿了汽車。就那樣一步,一步,慢慢的走著。       兒子偶而回頭,一輛轎車跟隨在后面,三米遠,悄無聲息,慢慢前行。兒子徒然羞愧,自己只顧得照料母親,竟然不曉得擋了別人的道了,你怎么不鳴笛呢?一大早出門,你難道就沒有急事么?大約五十米的距離,如果從老母親剛從那端走動,你就開始跟隨算起,你默默跟隨了整整四分鐘!你怕驚動了老人家,你默默奉獻了生命的四分鐘,你將四分鐘的寶貴,作為神圣的禮物,給了這一位陌生的老人!       神鬼可鑒,大仁大義,可敬可愛。        前面就是大門口了。兒子一邊討愧著,一邊急忙按住母親的車子,往靠近店鋪的左側偏過來一步,后面的轎車就從右邊右轉出去。轎車經過兒子身邊的那一刻,兒子向轎車揮起右手,他看見中年司機正在轉彎,不顧得扭頭,只是頷首兩下致意。       完全陌生的兩個人,萍水相逢,一個默默奉獻了時間,一個享受了溫馨,這邊揮手致謝,那邊頷首應答,靈山拈花,弟子含笑,心心相印,兩下默然,言語已為贅物。       如此恭敬,如此體諒,如此理解與答謝。清風拂坪,鳥吟過耳,蓮花開放,馨香流逸。       此等樣人,此等樣世!清澈的暖流,從昆侖山流下來,洋溢在鄉村,城鎮,大街,小巷。溫煦的和風,從遠古的堯舜時代吹過來,拂過高山,河流,和廣袤的原野。       仁慈體諒,溫馨和平,高貴而尊嚴的生活。只有人,只有君子,才能營造出來這樣美妙而不可言說的情景吧。        有一個姿態,叫做高貴,有一個狀態,叫做幸福。    +10我喜歡

紀春花   文/趙淑琴       1.   十三年前。   陽光明媚的下午,玻璃窗上是彩色的光。   一群陌生人走進我們家,先是聊天,然后越來越高的聲音將臥室的門推開了一條縫,我看見一個面露慍色的男人突然上前揪住我爸的領子,大喊道:“怎么就跟你沒關系了?救不了人當什么醫生?你不配!”   那人被拉開后,我爸的屁股重重地落在沙發上,嘴里仍一言不發,他已經像這樣失了神似的好久了。   那些人走后,我才默默地出門去看我爸,他看了我一眼后低下了頭。那時我才七歲,但好像懂了他眼神里的復雜,甚至看懂了那些人走后,留在地板上的骯臟腳印。   一個月前,媽媽死于一場交通事故,我不知道什么叫人生無常,但明白什么是死,死了就是永遠不會再回來了。   我沒有媽媽了。   好幾個夜里我害怕到抽泣,整晚睡不著覺,在聽到我爸的腳步聲時,強力忍住眼淚。他比我更難過,覺得自己是一個救不了自己愛人的醫生,是一個不稱職的父親。所以即使在那段最難的時光里,我們爺倆也沒有抱頭痛哭過,而是在各自的世界里消化悲傷,他總是埋頭抽煙,而我總是躲在屋里不出門。但在那些哭泣的夜里,那時遠時近的腳步聲好像讓我看到他悄悄走近我房間的門,停了一會兒又安靜走開的背影。   他也許想安慰我,說些男孩子不能輕易哭的話,或是告訴我一切都會好起來的,但又不知如何開口,我們之間的父子關系一直微妙而含蓄,在我媽走了之后,更是失去了可以維持的因素。   他以前總忘了給我買書,但是自從媽媽去世后,恨不得每天都給我帶書回來,我仿佛能感覺到那種類似于補償的東西。   一個月后,我爸下班后牽了一條狗回來,說讓我好好喂它,我詫異地點點頭,因為他以前最討厭在家里養寵物了。后來我給那狗取名叫“太平”。       2.   半年的時間在一種極度的悲傷和安靜中過去了,當時覺得那幾個月像是一輩子一樣難熬,直到街上越來越紅火,煙花沖天,要過年了。   有天我爸帶著兩個人回家吃飯,一個還算溫和的中年婦女,和一個跟我差不多大的女孩。   我大概明白了那是什么意思,書里有很多相似的故事。   她們走后,我爸問我愿不愿意讓紀阿姨照顧我,我點了點頭,沒有像電視劇里的小孩一樣恨我爸,也沒有多么排斥那個叫做“繼母”的名詞。   因為從另一種角度講,我媽的去世讓我從他們兩個人的累贅,變成了爸爸一個人的累贅,我不想讓他再為難和愧疚。或者說我當時也沒那么懂事,只是沒有心思去權衡其中的利弊。   紀阿姨是開藥店的,她總能早回家來給我們做飯,紀春花比我大一歲,轉到了我的小學,和我同級。我爸還是像以前一樣,天天忙著上班,但我吃泡面和請假不上學的次數越來越少了。   對于紀阿姨,我是極其尊敬的,她足夠溫柔和包容,讓我總是想起我媽來。而對于紀春花,我羨慕她有那樣的媽媽,羨慕她的健康和樂觀,雖然沒有爸爸,但是她比我幸福,她有靈活的雙腿,可以跑著跳著,可以小心翼翼走在冰上而不被滑倒。   那段時間我只和太平聊天,在紀春花試圖和我講話的時候,回她以愛搭不理的側臉或轉身,但其實我不討厭她,也不喜歡她。她幫我拿書包,收拾書本,有時還替我洗衣服,我不拒絕也沒有感謝。她還總是跟著我去上學,我本來就很引人注目,所以不喜歡她在旁邊變成更大的焦點,讓她離遠點,她就退一步,再遠點,她就再退一步。   后來的小學時光,我是坐在輪椅上獨行的“殘疾人”,而后面幾米之外,必有紀春花的身影。我想她大概是同情我、怕我遭遇什么不測吧,可是那時候我一個人出去也沒有發生什么意外,收獲的只是小孩子驚訝的目光,沒有人想要靠近我,也沒有人想要傷害我。   等上初中以后,我不那么封閉了,從某種程度上講,和紀春花有關,她總是有各種各樣的問題,遇到感興趣的,我也會認真回答她。   “紀春花,你的名字真難聽啊。”這大概是我第一次主動和她講話,講的是憋在心里好久的話。   她驚喜于我主動的發言,又換作一副生氣的表情,讓我叫她姐。   “憑什么,你姓紀我姓路,咋倆不是一個媽……”   初二的時候,太平生病了,病懨懨的躺了幾天,我心里有陰影,很怕面對死亡,所以又開始抑郁,紀春花總是勸我不要太難過,她說會喘氣的東西都會死的。她也會死的。   我問她怕不怕。   “怕也會死啊”,她總是一副特別豪氣的樣子。   當談論這樣的問題時,我常覺得自己像傷春悲秋的林黛玉,在她無所畏懼的男子氣概下映襯地更加明顯,那種怯懦讓我羞愧。   那時我想,她的無畏大概是來源于健康的體魄,像大多數人一樣,關于死亡,他們面對的只是人生最后或好或糟的結局,而我面對的是不知哪一天提前到來的大結局。我們不一樣。   沒過幾天太平就走了,但我沒想到的是,紀春花哭的比我更厲害,那讓我覺得其實每個人內心里都是脆弱的,不管她看上去多么堅強。       3.   紀春花一直很照顧我,我們一起上了高中,她還是跟著我,但我不再要求她保持距離。   她對她的同學介紹,說我是她弟弟。   我同學跟我說,她是我的小保姆。   而我不知道她是我的什么人,我們沒有任何血緣關系,但她仿佛是世界上對我最好的人。   “你為什么愿意照顧我?”一天回家的路上我這么問她,她沉默著沒有回答。   “是同情還是憐憫?”   紀春花笑了,她說那兩個詞不是一個意思嗎。   我沒話說,也沒再追問。   有天下午放學居然沒有看到紀春花在教室門口等我,于是我穿過人群去找她,看到她和一個男生站在一起。   天下雨了,傘在她那里,我轉身出門去,猶豫了幾秒鐘后,還是自己走了。   回到家后,紀阿姨一邊給我找換的衣服,一邊罵紀春花,她可能覺得我身子弱,淋出病來無法向我爸交代吧。我一直沒有說話。   紀春花喘著粗氣推開門,問我去哪了。   我倒想反問她,可是話被紀阿姨搶去了。   紀春花說,下課晚了,出門沒找到我,我沒有揭穿她,只是看著她撒謊的眼神。   后來紀春花告訴我,說有人追她了。   我并不驚訝。   “喜歡是什么感覺?”   “不知道。”   “那你喜歡他嗎?”   “不知道。”   我跟她說,以后可以不用陪我上下學了,她說不行。   那小插曲之后,一切又恢復了原樣,紀春花沒有談戀愛,她還是像一只嘰嘰喳喳的小鳥,陪在我身邊。   我們一起迎來了高考。   七月報志愿,我爸讓我報醫學院,我沒有意見,他想讓紀春花陪我一起。   “不用吧,她有自己的想法,我一個人可以的。”   “春花是個好姑娘,這幾年多虧了她照顧你,我不放心你自己去”我爸是在和我商量,不過他也很糾結,補充說:“不過我們也得尊重她的意見”。   紀春花聽了很開心,說她一直想學醫,想治病救人。所以我們報了鄰市的醫學院,但是我分數低,最后選了康復治療學,她學了臨床醫學。   我爸把我們送過去后,安頓了一番就回家了。   我們倆真的成了相依為命的人。   但后來我漸漸發現,大學里其實挺好的,大家都懂得尊重一個異類,不對我投來好奇和憐憫的目光,我的舍友也都很熱心。丟棄了童年里被孤立的陰影,我開始覺出生活的美好來。   去年大一的時候,經常去圖書館看書,和里面的老師都熟絡了,她們默許我在里面學習;去餐廳買飯的時候,大家都井然有序的排隊,有時會有人幫我搭手拿餐盤;講解剖課的老師很關心我,常常問我有什么不懂的問題。   所以比起以前對死的懼怕,我更愿意享受當下的美好。   而紀春花,她總是很認真地學習,我才明白原來她是真的喜歡學醫。   閑的時候她會陪我去海邊,看那些圍著花花綠綠的絲巾的大媽開心地拍照,看小孩子認真地在沙灘上演繹“聚沙成塔”,看海面上的船沖開波浪,海鷗飛的時低時高,情侶赤腳漫步,破碎的貝殼被嘩嘩的海水沖到沙灘上……   我眼里看到的關于生活的好,里面都有她。   2017年9月,我終于跟她說了聲謝謝。   她說是她要感謝我才對,我不知道什么意思,只當作是客氣。   整個大一的時光,我仿佛一個在暴風雨后歸巢的小鳥,發現了這世上還有溫暖,也感到自己羽翼逐漸豐滿,差不多擁有了和紀春花一樣的樂觀,我慶幸遇見她,也努力地學她熱愛生活的樣子,覺得前途一片光明,再也沒有迷茫了。       4.   幸福的生活總是加速前進的,我們大二了,紀春花卻笑的越來越少。   她突然變得體弱,常常生病不去上課,我告訴她就是因為太勞累了,那么拼命地學習,還要在空余時間里去做兼職。她說只有那樣心里才能輕松一點兒,不去想一些東西。我不明白她有什么困惑,這個影響了我性格十幾年的女生,我只察覺到她的樂觀。當時才發現我并不了解她,也明白了很多人的樂觀里,其實都藏著一種叫做隱忍的無奈。   后來角色轉變,換我照顧紀春花,拿那些自以為的經驗之談去向她印證只要懷揣著希望,一切都會越來越好的道理,成就感讓我更加覺得自己是個有用的人。   也是在那以后我爸才說,紀春花從小就身體弱,她媽時常帶她去看病才和他認識的,我回想起小時候那個無憂無慮的樂天派姑娘,全然看不出她也有一副被疾病侵擾的身體。我爸又強調了一遍,說她只是身體弱容易感冒,我沒有再追問什么,心里卻打下了一個問號。   暑假的時候,紀春花開始長久的住院,我每天去看她,身后十米沒有她,三米沒有她,她也沒有扶著我的車子,我們之間的距離,從幾米開外化為零,最后又有了要變遠的跡象。   躺在病床上的紀春花臉色蒼白,但還是努力對我笑,那樣子讓我覺得陌生又心疼,好像那不是她,又好像那才是真正的她。   一個多月后,我們去接紀春花出院,醫生說后期還要觀察,盡量呆在家里不要外出。那種不好的感覺越加強烈,我雖然想過她會不會得能死人的病,但也希望那只是猜測。   我攢了好多話想和她說,所以趁我爸去辦手續的時候讓她推著我在醫院里轉轉。   四周的一切都像是她蒼白的臉一樣,我們誰也不說話。   半晌后僵局終于被打破。   “你到底怎么了?”努力抑制自己被瞞的憤怒和真相到來之前的忐忑,我很輕聲地問。   紀春花看著窗外的天,八月依舊是酷暑,楊樹葉子被曬得皺巴巴的。   “我活不了多久了。”   那句話和我沉重的心跳聲同時落地,大腦里也成了蒼白一片。   “就和那葉子差不多吧。”紀春花鼓著腮幫子把頭朝向天空,我們倆的眼淚一起簌簌落下,仿佛淚水可以澆灌窗外那棵樹,讓它的葉子不掉落。   “很難治的病嗎?”我還是心存希望地去問,覺得沒有什么是有定數的。   她低下頭來,用右手指了指胸口。“活到現在也不容易了,謝謝你,路平”,紀春花強笑著說:“我爸也是心臟病死的,當時我們到你家,其實是因為沒錢治病了,路叔叔一直對我很好,他說我要是能照顧你上學的話,可以花錢為我治病,我媽心動了,我也心動了,因為我想活著。”   我一臉錯愕。   “你看,其實我照顧你、對你好,都是為了我自己,我沒有那么偉大。”她說著眼淚又一股腦地涌出來。   “好好治病,一切都會好起來的”說那話的時候我多想自己能站起來,給她一個擁抱,但卻只能看著她哭,說一句“回家吧”。   我們站在走廊的一頭,另一頭的房間里出來一群人,一個女人抱著醫生的腿大罵,說他不配做醫生。   我想起那次有人也對我爸說過這句話,在生死面前,他救不了我媽,紀春花救不了自己,我在心里問自己,我們學醫,從醫,到底怎樣才算配得上?       5.   這學期紀春花沒有來上學,我一個人在這地方,懷念小時候的時光,我在想如果當時就知道她身體不好,會不會多善待她一點。   我們每天都通過手機交流生活,她正享受著我屯在家里的書,告訴我說讀書真好,她營造出一種安穩度日的感覺不讓我擔心,但其實我更加擔心了,擔心她變得沉默、變得消極。   大學里剛開始體會到的美好生活雛形,在紀春花不在身邊后消逝了。   后來她兩天沒有回復我的消息,12月14日晚上,我爸說紀春花走了。   “我的名字是很土啊。”   “不過喻意挺好的,春天的花朵充滿希望。”   “喻意總是和現實相反吧,你叫路平,你的人生卻不順利。”   “但我相信你還可以過很多個春天。”   這成了我們最后的聊天。   那個從小被我羨慕可以走著跳著跑著的,陪我長大的女孩,走了。   一個人走在校園里,路燈的光在那晚異常微弱,宿舍樓下一群女生在對著天空歡呼,我不知道發生了什么,只是走到一顆枯樹下,看到上面確實一片葉子也沒有了。   回宿舍后才知道那晚有流星,我沒有看見它們是怎么劃過天空的,但我知道也許就是那轉瞬即逝的光亮,帶走了紀春花。   明年春天花兒還是會開,我也會更努力地活,因為想知道怎樣才算活得值得,因為想愛一個像紀春花一樣的女孩。 +10我喜歡

原創 若塵  若塵說電影   旅行,基本上每個人都喜歡。   但旅行的目的卻千差萬別,有人旅行是為了攝影,有人旅行是為了放松,有人旅行是為了風景,有人旅行是為了獵奇,但更多人旅行目的是為了發朋友圈。 二十來歲的時候,很喜歡一個作家,周國平。   他寫過一篇文章《要旅行,不要旅游》,好像是這么一個名字,記不清了。 文章寫的確實不錯,簡明扼要的指出旅行與旅游的區別。   把旅游總結一下就是:上車睡覺,停車尿尿,下車拍照,回家一問,什么都不知道。   把旅行總結一下就是:去的遠點,路走多點,照拍好點,然后把照片發到微信,微博,QQ,或者豆瓣。   現在戶外特別火,戶外就是:裝備專業,拍照單反,帳篷過夜,胡吃海喝。當然還有更高級點的:登某某雪山,走某某虐線,或者增進同行者的情感,或者進行同伴間的思想交流,出門做攻略,回家寫游記。   十分熱愛戶外旅行,但多年的游走,已經磨減了當初的激情,如今心中剩下的,多是對過往美好的回憶。   隨著時間的流過,歲月消減了當初的好奇,把一切新奇變的平常,讓一切驚險刺激都變的平凡,無論看到何等的美景,都無法再激起心的的漣漪。   5月16日從家里出來,在靖江呆了一個月。一個月里,接觸到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不一樣的生活體驗。   現在的每個人都看電視,電視中主角過著與我們不同的生活,我們在家里就能體驗別人的生活,與主角同悲同喜,但這種悲喜都是導演為我們設下的圈套,我們每個人都在電視導演的圈套中,自由宣泄自己的情緒,宣泄過后,繼續回過自己的生活里生活。   電視主角的生活,是導演為我們編織的一個夢境;現實中的生活,是我們自己為自己的編織的一個夢境。   離家外出,從自己的夢境中走出來,到別人的夢境中去看看,去體驗體驗,這也是一種旅行方式,屬于我的旅行方式。 +10我喜歡

arrow
arrow

    t60dga5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